967 悲催(1/2)
对于饥饿感超强的秦二瘦先生来说,打仗固然很重要,但就算是吃饭,也比毫无意义的仗重要的多。
秦拱明语气虽然挺混账的,可他的心里最清楚这场仗,以及他任务的关键点在哪儿。
张大猷了,还有观音门、尧化门、仙鹤门三处守军什么的,要是干扰到他的战役目标,那他就不是兄弟四人当中最聪明的那个了。
看属下没理解他的意思,他也不解释,邪邪笑着说“你立刻去禀告圣上,以我的口吻询问圣上是否可以出动金川河以东的部队前来迎击这股敌人,或是以圣上手里的预备队向这些敌人发起攻击。”
望着观音门、尧化门、仙鹤门的方向,他吧嗒吧嗒嘴,玩味道“这股敌人距离离圣上也不算太远,总可以在敌人赶到内城之前阻截住他们的”
嗯,那位爷应该能够做到吧?
不过做得到做不到,秦拱明都没指望和坏水不比他少的皇帝陛下心有灵犀,一切全凭天意吧,最差也要指望皇帝陛下的悟性了。
那名哨探做事很是认真,希望把秦拱明的话传达的更清楚,所以接着追问“可是秦将军如何判断这股敌人的行动路线呢?”
秦翼明瘦脸抽了抽,而后面无表情的反问他“还用确定吗?堵胤锡和洪承畴两位大人就在神策门及金川门的东北,他们难道会为了这几千清兵把人马全发动过来?”
说着,他自己都摇头了,“清军也根本不会向那里两位大人的枪口上撞,他们只会选择通过太平门入城,不要担心,圣上一定会有得当的安排的,快些去,以免贻误战机!”
也别耽误老子吃饭,秦拱明嘀咕着,真是死脑筋。
哨探称了声‘诺’,便快速赶往天浪、堵胤锡和洪承畴所在的方向去报信。
天浪等人得到了这个情报后再次叫来诸将,洪承畴和堵胤锡听后互相对视了一下,堵胤锡点点头,似乎二人最近已经打成了一定程度的默契。
洪承畴便对天浪说“启禀圣上,微臣自请前往劫杀这支敌军,有圣上和尚书大人在此处坐镇,洪某此去定无忧矣。”
天浪看到洪承畴请战,自然不好反对,很有诚意地勾起薄唇,“也好,不过我们应该先调拨高必正部中的7000人先期赶往那里阻拦,然后再这么这么办”
天浪派遣了高必正留给他们用来拆城墙的人马中的7000人前往阻截张大猷的归路,由于这支明军距离太平门要近上许多,多以他们在清军从尧化门出发后,距离太平门还有接近三分之一路程的地方,大概也就是中山王徐达墓地的附近,将张大猷部拦堵截住了。
随即两军便展开了一场恶斗,还好,这次没有常遇春的灵魂附体到某位明军大将的身上,但是明军却在中山王墓前依靠各种地形和建筑摆起了中山阵,在张大猷部与太平门之间形成了一道铜墙铁壁。
什么是中山阵呢?当年据说徐达就是靠着这中山阵抵抗了王保保太原老巢的守军和王保保亲率的回援兵马对徐达的明军在太原城外的两面夹攻的。
此阵犹善防御,是以扎营、结阵,营阵中建立土石结构的高垒——又称中山垒,组件一个军队与地形紧密结合的防御阵地,令敌人难以攻破。
徐达依靠中山阵,顽强的抵御住了王大宝宝的攻势,又趁夜突袭王保保,那王保保见势不妙,吓得连鞋都没来得及穿,仅带领十余骑逃往大同才免得一死。
一年后王保保包围兰州,并全歼了明军于光的援军。
又过五个月后(1370年4月)徐达大军接近兰州,王保保退守安定,两军在安定沈儿峪隔深沟对峙,徐达再次筑起中山垒摆出中山阵,两军一日数战,此后徐达每夜不断骚扰王保保的军营,使元军不堪其扰、难以休息,可王保保却对明军毫无办法。
数日后的一夜,徐达终于良心发现、偃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