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卸磨杀驴(1/3)
万延二年二月(1861年),乃辛酉革新之年,故改元“文久”,其语出自《后汉书?谢该传》,取“文武并用,成长久之计”之意。
也就是说,当时京都小朝廷已经有了武力攘夷的决心。
因此,文久二年(1862年)二月十一日家茂与和宫大婚后,如何公武合体、进而怎样武力攘夷,这两点就成了幕政的重中之重。
公武合体也还罢了,但关于武力攘夷,其实小朝廷和幕府的观点是大有差异的
扶桑皇帝和大多数公卿,想的是将西洋人彻底赶走,将扶桑重新变成王道~乐土;
而幕府对西洋诸强了解颇多,知道一口吃个胖子不现实,因此只是期望“收拢人心、整顿武备,然后遏制洋人得寸进尺而已”。
这两者的观念差距如此之大,自然为公务合体一事埋下了隐患。
但在文久二年(1862年)时,这公武合体的前景看起来还是蛮不错的,幕府重臣们都在为此积极谋划。
而此时的西洋诸强,全都被1861年4月爆发的米人南北之战所吸引,哪还有心思关注远东偏远岛国的内政,因此扶桑诸使节没啥压力,粗心之下也并未发现此时的异样。
和历三月二十八日,将要离任的米人公使哈里斯,在老中安藤信行的安排下,拜见了新任公方样家茂。
按理说,将军新任后接见外国使者,这是题中应有之意。
可问题是,造成幕府如今权威大降的祸根就是开国通商,而安政五年(1858年)的第一份通商约定就是哈里斯一手促成的,此人是罪魁祸首啊!
因此事后有人弹劾安藤,认为其“欺主媚外”,结果好么,四月十一日安藤的老中被罢免。
直到此时,老中首座久世广周才愕然发现,中枢对他和安藤不满的人居然这么多!
人贵自知,既然云“贵”,那就是难以做到了,因此久世、安藤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落得如此下场,基本上可以用“众叛亲离”来形容。
直秀此时还在江户,他听到此消息也很愕然
因为他的乱入,文久元年(1861)二月到八月的对马事件并未发生,怎么安藤还是落入这般田地了呢?
按理说,没有鲁西亚强占对马岛的咄咄逼人,主持外事的老中安藤也没有因此受到广泛非议,那他的位置应该稳固许多才是,可如今安藤却依然被罢免了,这真是古怪。
外事不明可以问英人箱馆知事约翰,这内事不明嘛,那就只能靠打听了。
结果留守居堀利坚和小栗忠顺退隐的老爹忠高告诉他,这不是很正常嘛
第一,公务合体为何如此大的声势啊?
除了齐昭一系的推动,最主要的原因还不是万延铸币的锅嘛。
万延元年(1860年)五月,幕府铸新币,导致银价剧跌,近畿和西国无数人受损,诸多谱代大名、外样大名因此和幕府离心,这事不正是是久世、安藤主持干的嘛。
第二,小朝廷一直能打着坚决攘夷的旗号疯狂捞声望,说到底,还是安政六年(1859年)六月对外通商后民不聊生,因此谁攘夷谁就能得到民间支持。
可同样是万延元年,幕府在六月、十二月分别与佛朗基、普鲁士签署了新的通商约定,这不是自
毁根基么。
尤其是最近,这批评没有敕许就签约的声音又高涨起来。
而这是齐昭一系对抗政敌的大义之所在,眼看公武合体在即,自然没有人愿意站出得罪眼看要翻身的他们,甚至还有人主动投靠,推波助澜指责幕府在敕许事上一直“大不敬”!
直秀听了后一脸问号,当年这些决策可不是久世、安藤两人独断的——这两位可没有大老井伊扫部头的魄力,那当年参与此事的重臣就不出来支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