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稳如泰山(1/3)
宋大内延福宫
林灵素原为苏轼的书童,而苏轼对待下人一向以宽厚著称,因此当年林灵素得到了苏轼不少恩惠。
而李三坚为苏轼的关门弟子,因此林灵素与李三坚多少是有些故人之情的。
其实这并非主要的,主要的就是张道士恳求林灵素帮忙搭救李三坚。
张道士,姓张名虚白,早在李三坚岭南桂州赶考之时,张虚白便与李三坚相识。
张虚白也得过李三坚不少恩惠,而此时张虚白的立身之本,一本天书,便是李三坚所赠。
因此此刻李三坚落难,张虚白又岂能不救?
但赵佶无论怎么崇道,无论怎么推崇道士,但张虚白毕竟只是一名道士,是无论左右朝政的,张虚白甚至都不敢在赵佶面前提及此事。
而林灵素不同,林灵素此时深得圣宠,俨然是道家第一人,因此张虚白就求到了林灵素门下。
林灵素在赵佶面前是说得上话的,不过也只能通过虚无缥缈的鬼神之术。
道士也与嫔妃、宦官一般模样,在宋帝赵佶面前也是要争宠的。此时京中的道士何止成千上万,林灵素能后脱颖而出,深得赵佶的宠信,自有其本事。
林灵素得到了赵佶宠信,得“金门羽客”、“通真达灵元妙先生”、“中大夫”、“凝神殿侍宸”、“蕊珠殿侍宸”、“冲和殿侍宸”等封号,可谓是平步青云。但林灵素并非就是高枕无忧了,还需不断的固宠。
因此林灵素需依仗张虚白的地方还很多,这就是林灵素愿意帮李三坚的主要原因。
护国神将?宋帝赵佶听闻林灵素说李三坚是护国神将之后,必然想起了此刻李三坚已被羁入御史台台狱,时间已达数月之久,赵佶几乎都将李三坚遗忘了...
于是赵佶挥了挥手,召一直侍候宰一旁的李彦过来问话。
护国神将他也不能行谋逆之举或有谋逆之念,否则护国神将岂不成了灭国神将了?
“李三坚之事最近恐怕是满城风雨了吧?”赵佶将李彦召至面前,微微一笑后问道。
“回禀官家!”李彦闻言躬身答道“正如官家所言,的确如此,确实是满城风雨,不过朝中大臣或开封府百姓只是议论甚多,但真正为其说话的却无几人。”
“官家,此为各处为其申辩的奏疏。”李彦随后将几本奏疏递给了赵佶。
蔡京等人虽几乎控制了言路,但只是几乎,而非部,特别是赵佶留意的,又有何人敢控制?
“就这么几本?”赵佶一边翻看着奏疏,一边说道。
就这几本便是很不错了...李彦闻言心中暗道,李三坚涉嫌谋逆,他人生怕受到李三坚的牵连,哪里有人敢上奏疏替李三坚申辩?当然除了少数不怕死的...
“宗泽?掖县知县?”赵佶随后将宗泽的奏章扔到桌上后冷冷的说道“小小知县,也敢妄议朝事?也敢妄议大臣?”
“福建路又是怎样的情形?”赵佶沉默半响后,又看着李彦开口问道。
“回官家的话,福建路一如往常,无任何异常。”李彦答道。
“朕知道了,下去吧。”赵佶闻言点头道。
赵佶不置可否,李彦也不敢问,只好躬身唱诺而退。
赵佶随后起身活动了下筋骨,喝了几口茶后,就如老僧入定般的闭目养神。
护国神将?李三坚?赵佶脑海里又浮现出了这几个字。
赵佶不是痴呆之人,反倒是异常精明,不会因林灵素只言片语就轻易饶恕李三坚。
赵佶崇道信道这是没错的,但赵佶也不会将道教置于国事之上,林灵素等道士也不可能左右军国大事的。况且林灵素等人以道取悦赵佶,赵佶又何尝不是在利用道教?利用林灵素等人?
“高俅何在?”良久之后,赵佶忽然睁眼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