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3/4)
了!
而且冯紫英想到自己之前心中的傲气便觉得好笑,他之所以会自告奋勇掺和蒋家的事情,是想着让自己成为勋贵和太孙太子的桥梁,可如今看来,太孙根本就不屑于这么做。
不只是太孙身份尊贵,不需如此伏低做小,平白让人轻贱。也是因为太孙本就名正言顺,且不会让这些小道迷了心智,不需行此宵小之事,朝廷众臣自会归心。
想清楚这点,冯紫英身上的冷汗直冒,甚至心中有很多后怕的感觉,对待张方愚先前的警告也十分感激。
想到这冯紫英走到张方愚跟前,拱手谢道“多谢张兄提点紫英!”
张方愚这会儿正和谢志渊同桌坐着,谢志渊听到这话,打量了冯紫英一眼,然后戳了戳张方愚的胳膊,似笑非笑的看了张方愚一眼,眼神中这么表示,你倒是好心?!
张方愚回了个眼神,日行一善!
张方愚面对冯紫英时,倒也没这么不正经,笑呵呵地说道“紫英不必客气,我也只是多嘴说几句,若能对紫英有几分作用那是好事,是紫英你的性子好,不嫌弃我唠叨,换了别人,怕是会觉得我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干了。”
冯紫英却面色十分严肃的说道“张兄这话倒让紫英无言以对了,张兄这么说,是把紫英当做自己人,紫英若是嫌弃,那真的不值得张兄点拨!”
当明宣收到冯紫英的报告时,其中提到的冯氏让明宣倒是比较感兴趣,在次日休沐的时候,明宣拿着那份报告去东宫请安时给太子妃看了看。
太子妃办的女子学院算是上了正轨,身为名誉院长,倒算是闲了下来,听明宣提起冯氏,又看了那份报告,不由感慨道“这报告里的冯氏做的事情倒是出人意料,以往母妃只听说平原侯府的这位蒋大人夫妇倒是相敬如宾,外人常传颂他们的夫妻情深,如今看来,内里倒是让人作呕,这冯氏做的事情不堪为人妻,不堪为人母。”
说这话时,太子妃眼中不喜的意味十分浓厚,旁边伺候太子妃的嬷嬷却清楚为何自家主子为何如此作态,同是勋贵,太子妃当年在闺中时,自然都是互相认识的,而冯氏当初还是太子妃的手帕交呢,只是后来闹翻了,然后慢慢渐行渐远,冯氏先前也因为太子妃显赫而过来巴结过。
当时太子妃还有面对旧友的感慨,还想着毕竟是昔日好友,要不要给她些面子,但是如今听冯氏的作为,太子妃心里怕是呕死了,只觉得一腔感慨喂了狗。
明宣倒是不知道还有这些缘故,只是好奇自家母妃一副沉思的模样究竟是在想什么。于是明宣便问了出来。
太子妃不防明宣忽然问这个,楞了一下,才道“冯氏的名声在京中其实并不差,可冯氏私底下这般的作为,可见这所谓的名声并不能让人相信,母妃想着,幸好母妃为了给你选媳妇,特意办了学院,要不然这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母妃还真担心会给你选一个冯氏这样的媳妇!”
听到这话,明宣也忍不住打了个哆嗦,明宣当然不会只听冯紫英的一面之词,他还特意用手上父王给他的人查过冯氏,自然知道冯氏面上看着慈眉善目,大气宽和,但实际上私底下不论是动了祭田,还是放利子钱等等,手底下的奴才也是横行霸道,抢夺民田等等,不胜枚举。
明宣哪怕对将来的妻子没什么奢望,也不想迎来这么一个妻子啊!
见明宣面色不太好看,太子妃也不由有些好笑,道“我儿放心,母妃呀,一定给你挑一个四角俱全的媳妇!”
明宣却摆了摆手,道“母妃,儿子觉得,您得在女子学院那边,开设大周律法的课,不然儿子担心,除了未来的媳妇,朝中其他臣子们也会栽在内围不休这件事上,您若是把这些人教好了,绝对是功德无量!”
说到这时,太子妃心中却是一动,她原本对女子学院的事情并不太看重,还打算将来为明宣选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