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2/3)
不同,处世风格更是南辕北辙,故齐山迎娶卫敷荣的消息简直颠覆了世人的三观。
不少对卫敷荣仰慕已久的世家子弟暗自腹诽,以为齐山必是仗着权势逼嫁,他们的长辈却是对此等荒唐的揣度嗤之以鼻。
卫府若是不愿嫁女,谁能逼,谁敢逼?
何况齐山与卫府联姻不是小事,说嫁就嫁,说娶就娶么?
若无皇帝陛下准允,这婚事可成不了!
别看皇帝陛下没为齐山下旨赐婚,皇后却是为卫敷荣请封乡君的,天家的意思还不明显么?
若说卫府里对这桩婚事觉得略微有些难过的,无疑是卫敷荣的双胞胎妹妹卫敷华,她虽为自家阿姊寻得如意郎君感到欢喜,却又难免顾影自怜,她对即将成为自家姊夫的齐山亦是倾心,奈何落花有意,流水无心,齐山终归是选择了卫敷荣。
嗯……这事且不去提,便说那齐山的婚事。
卫府行事向来低调,齐山就更是低调了,连带着各式婚仪都是低调得紧,且甚为干脆利落。
清明过后传出婚讯,没过数日,齐山便往卫府送去纳征礼,随后的请期连带亲迎正婚,相距不足三日,新媳妇就娶进门了。
无须多说,纳采、问名、纳吉必是早已行过,却是鲜少有旁人知悉,而正婚吉日也必是早已定下的,所谓“请期”无非是做做样子,走足六大婚仪的流程。
怪不得皇帝陛下不下旨赐婚,婚仪都已暗暗走了半数,若是得了赐婚旨意,可不得再重新再走一遍?
卫敷荣的正婚排场不大,仅是邀了些卫氏的亲朋好友和齐山的昔日袍泽前来道贺,然无人会因此小觑讥笑她,盖因其正婚当日,太子殿下亲临齐府道贺,且带来了皇后赐下的两尊珍宝,一尊金童,一尊玉女,皆是憨态可掬,即意喻齐山与卫敷荣,亦有冀其儿女双全之意。
卫敷荣自是羞红了脸,闻之此事的宗妇贵女们却是艳羡不已,心道再好的女子,也是要嫁个好夫君,才能摊上大好事。
齐山也不晓得自个能否做个好夫君,他本是军中遗孤,幼年尝尽人间冷暖,却从未得尝家庭温暖,虽说在遗孤院时有不少同伴,从军后亦有同生共死的袍泽,然终归填补不了他心头的某处缺失。
正因如此,在样貌相似,才情亦相差不大的卫氏姊妹中,他选择了恬静体贴的卫敷荣,而非爽朗欢脱的卫敷华。
唯有在见得卫敷荣时,他的心头才涌起那股温暖的感觉,便如这三月的暖阳,驱散寒凉,融化冰雪,让他这在外头手段狠戾的郎中令,回到府里仍能活成个普通人。
皇帝刘彻是过来人,见得这位心腹重臣日渐消去周身戾气,不禁大为欣慰。
虽说皇后阿娇和那卫敷荣的脾性大相径庭,然若非有憨傻耿直的阿娇不断胡闹折腾,刘彻只怕也要活成阴戾模样。
时时算计他人,又时时忧心被他人算计,这样的日子可不好过!
人自降生于世,就要不断寻觅能与自身互补的另一半,刘彻很庆幸老天早早为他安排好了,也无须费力寻找。
对忠心耿耿的齐山,刘彻亦是希望他能觅得良缘,填补感情缺失,免得因杀戮过重而人格扭曲。
郎中令,位列九卿,虽因统御暗卫而带有些许“情报头子”的意味,却也不能太过阴戾暴虐的,国之重臣讲求的是堂皇光正,将人抄家夷族也要有凭有据,做得底气十足,否则如何服膺天下万民?
历朝历代,多少兴兵谋逆者,皆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故天子近臣还是要谨慎行事,尽量避免落人口实。
卫氏历代经书传家,实打实的书香门第,卫敷荣又乃德才兼备的好女子,多少能“感化感化”齐山,且与卫氏联姻后,齐山在士族阶层的名声也不会太差,至少卫绾的诸多门生故旧是不会再对他的所作所为大加鞭挞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