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武挥鞭 > 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

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2/3)

目录

都是空中楼阁,无法大力推进,将来更难以为继。

正因如此,他近年来已鲜少亲自动手捣鼓甚么了,放手让刘乘去掌舵帝国科学院,亦大力倡导产学合作,科技发展要以人为本,以实务为本。

至少在现今的大汉,暂时没必要去研究甚么量子力学之类的,要晓得,刘彻上辈子遇着这门课都得懵圈。

两股战战,头晕目眩,恶心反胃,闻之欲呕。

言归正传,话说从头。

玻璃的品质大幅提升,研磨透镜的成本和人工大幅下降,为相机的量产了绝佳的助力。

量产,要考量本益比,打造出来的相机肯定比不得少府精心制作的那批,然放在这年月,在汉人眼中,那真真是稀罕物件了。

商贾,本就是疯狂追逐利益的物种。

研磨透镜耗费人工?

不打紧!

虽说劳力匮乏,但若能牟取暴利,莫说十人百人,就是成千上万的人手,皇室实业和田氏商团都能调拨出来。

当然,实际上也没那般夸张,拨出十来个作坊,若干匠师和千余奴隶就足够了。

每磨出块合格的透镜,匠师赏百钱,奴隶的伙食加块油汪汪的大肉,成本能高到哪里去?

然每台相机,贩售的价格高达十金,合十万钱,千石粟谷,够一头奴隶吃一辈子的。

大批廉价劳动的重要性,端是展现无遗。

隆冬腊月,年节将近。

相机的销量异常火爆,莫说长安权贵,就是返京述职的各郡县仆射长官,也都纷纷找门路,在没铺货上架前,就已提早订购,免得苦哈哈的去排队抢购。

相机已问世两年有余,莫说王侯权贵,就是寻常百姓都早已从报纸中知晓了世间有这等好物件。

要晓得,现今大汉已非昔年般唯有长安周报独占鳌头,许多商团也纷纷涉足报业,虽由太常府严格控管,不得擅自议论国事,却是刊载着各地风土民俗,趣闻轶事,商贾讯息,或为朝廷宣导些国策政令,引导社会舆论。

在民间娱乐极度匮乏的大汉,读报纸愈发成为种乐趣,饶是目不识丁者,也能凑过来听旁人念,就跟看戏和听说书似的。

别说,还真有不少落魄士子,靠给乡里村民读报,挣到了茶水钱。

两年多的光景,足以让大汉臣民从报纸上了解到何为相机了。

尤是京畿百姓,务农者有农闲,务工者有休沐,闲着没事就听人读报,家赀富余者也未必凑不出十万钱来买台相机耍耍。

更有精明的商贾,抢购到相机,就靠替百姓照相挣钱了。

皇帝刘彻闻之此等情形,不禁摇头失笑。

老百姓的智慧是无穷的,蛇有蛇路,鼠有鼠道,总有各自的活法,总能寻到各自的出路。

少府卿陈煌无疑也是如此,虽说少府没掺和到相机行当中,然他对牟取暴利的皇室实业和田氏商团并不眼馋。

感光涂料、胶片的片基、相片的纸基,两大商团虽也能制作,然品质想赶上少府名下的工坊,那可差得远。

就如制作香皂芳馨浴用,若离了石化工坊的物美价廉的甘油,用动物脂肪去庖制,那非但要成本暴增,品质也无法保障。

甚么相机,甚么香皂,在陈煌看来,都是陛下所谓的“一锤子买卖”。

尤是相机,贩售出去后,两大商团还得“售后服务”。

高达十万钱的金贵物件,坏了不管修?

若被人申告到大农府商部,不得活活罚死你!

这是早有先例的,少府工坊为“东风客运”打造的万台蒸汽机车,也都售后服务,否则现今这年月,上哪寻摸到民间修车匠?

若非少府与东风客运立契时就定好了相关条陈,东风客运的东家们不怕少府日后在遣人修车时漫天要价?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嫡女谋妃:绝色医妃倾天下 全球首富 仗剑扶犁记 选择在超神学院 重生之战少的娇妻神医 至尊萌宝:总裁爹地宠温乔厉封北 我在大明开无双 镇雄 诸天之无限融合 开局八百个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