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静妃的猜测,宫中膳食大缩水(2/3)
她抬头看向安嬷嬷,“难不成,我还见过太子的母亲?”
安嬷嬷眉头一皱,“听闻太子现如今也有十多岁了,十多年前,陛下在登基之前,曾偷偷溜出宫外游山玩水了好一段时间,要不是先皇病重,恐怕还找不回陛下。太子估计就是在那个时候结识了太子的娘亲。只不过老奴还记得,那时候陛下并不在京城,娘娘您估计是看错了吧!”
静妃听完还是摇了摇头,“嬷嬷也知道我最擅丹青,尤其是人物画,因着这个原因,我见过的人很少有淡忘掉的,那位太子,的确给我感觉有些熟悉,除了陛下,还有些像一位我曾认识的人,只不过,这人是谁,怎么也想不起来了。等等,”她说着突然坐起身,“默默,把笔墨拿来,我画出太子的画像,你看看可有觉得熟悉的地方。”
安嬷嬷一见他家娘娘这副执拗的模样,就知道她要是想不明白的话,这一晚上估计都睡不好觉了。只好重新点燃了书桌上的蜡烛,铺纸磨墨。
静妃拢了拢身上的袍子起身走到桌案边,挑了一根细些的毛笔,蘸上墨,闭眼细细回想了一会,这才垂眸落笔。
片刻后,一个相貌隽秀的少年跃然纸上。
安嬷嬷放下墨绽,垂眸看过去。
“的确是个翩翩少年,这眉眼肖似陛下,等等,”她说着突然一顿,从桌案后绕了过来,又低头细细打量。
静妃一件她这个模样,收笔往旁边让了让,“嬷嬷可看出什么来了?”
“这,”安嬷嬷声音里多了一丝惊疑不定,“娘娘,老奴怎么觉得这太子殿下还有点像已故的皇后娘娘啊!”
静妃神色不由一动。
“难不成?”
两人忍不住对视一眼。
安嬷嬷深吸一口气,“娘娘,老奴想起一则密辛。当年,皇后娘娘她自焚于景寿宫,好像听闻当时太子殿下的尸体并未找到,您说,会不会太子殿下在大火中被人救走,这么些年一直流落在民间。”
静妃接着道“周太师一党伏诛,信国公府被平反,皇后也恢复了哀荣,这太子就出现了。如此说来,若是太子真是当年的小太子,那当初救走她的人,是不是这些年来也一直关注着朝廷。再深想一下,周太师一党的伏诛,会不会也有太子背后之人的手笔?”
大热的天里,两人因着这么一番猜测,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若事实真相真是她猜测的这般,在登基大典上,陛下必定会点名太子的身份。
那么在大典之前,只希望某些人,作死别作大了。
静妃因着这么件事辗转直到后半夜才睡,第二天早上不可避免地起晚了些。
簪桃提着食盒进了殿,看到刚刚从内殿出来的静妃,福了福身,“娘娘。”
静妃点点头,“摆膳吧。”
簪桃张了张嘴,还是先起身,把食盒里的早膳取出来,在桌上小心摆好。
静妃低头看过去,只见桌上只有一小碗的碧梗米百合粥,一叠清甜的小菜,一笼三个只有小儿拳头大的包子,还有一小盘糕点。
眉毛轻轻一皱。
安嬷嬷转头看向簪桃,眉眼一厉,“今天的早膳怎么这般少,可是又别的宫里使坏?”
簪桃忙不迭摇头,“不是的娘娘,安嬷嬷,是今晨陛下刚往御膳房下了旨。从今往后,各宫嫔妃用膳,能吃多少便取用多少,不允许浪费吃食,就,就连陛下自己,也是这般遵着这道旨意。”
殿内一静。
“这,这怎么突然就······”
“嬷嬷,”静静微微抬高了声音,抬头看了安嬷嬷一眼,“陛下既然下了这道旨意,自然就有陛下的用意,我们遵从便是。”说着略带警告地看了她一眼,收回目光。
安嬷嬷心头一禀,忙垂头应是。
走到饭桌旁准备布菜。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