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愿世代不起刀兵(老祝回来了)(1/2)
耶律乙辛心中犹豫不已,这场仗的结局,似乎注定要往一个方向发展,但是耶律乙辛不免也还有那么一点点可怜的侥幸。
但是耶律乙辛早已不是那等靠侥幸做事的年纪了,城池一旦破了,那就真的一点筹码都没有了,至少此时还有谈判的余地。
几百万契丹人,都要从辽国故地迁徙出去,耶律乙辛甚至有点佩服眼前的这位甘相公,连这种办法都得出来。
耶律乙辛沉默了许久之后,问了一句“不知甘相公要把我等契丹一族都迁到何处去?”
甘奇答得毫不拖沓“迁往大宋各个州府,愿宋辽之民,从此结为一家,世代相亲。”
“迁往各地州府?”耶律乙辛有些担忧疑虑,又道“怕是没有土地养之,难以为生。”
耶律乙辛这话看起来是为甘奇担忧,其实心中更起了许多想法,中原王朝的历史里,不是没有过外族内附内迁的事情,而且这种事情还不少。
外族内迁,纵观历史,其结果就是不断有外族在中原建立王朝,特别是在晋朝的时候,所谓五胡乱华,拓跋、慕容等等,外族统治汉人的事情许多,甚至拓跋的北魏一度还成为中华正主。
花木兰的故事就在北魏,连《木兰辞》里面句子中,都是“昨日见君贴,可汗大点名”,而非“皇帝大点名”。
少量的外族人,统治大量的汉人,这种事情远在晋后,近的就在宋之前的五代十国,连把燕云割让给辽国的儿皇帝石敬瑭,也是沙陀人,而非汉人。
几百万契丹人内附……
这种事情在耶律乙辛脑中爆发出了无数的想象,特别是耶律乙辛看着面前的甘奇,想象就更多了。
因为耶律乙辛这种辽国老臣在甘奇身上看到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也许就他这个旁观者看到了些许端倪。
什么事情?
强臣与少帝之间的那点事,这种事情在辽国人的经验里,在历朝历代的历史里,都是不可避免要发生的。
一呼百应,功高盖世的臣子。
少年登基,不懂政治的皇帝。
这会发生什么?
不言而喻……
这是乱象之源,历朝历代,如甘奇这种人,从未有过例外,哪怕连霍光这种人,也曾废立过皇帝,其余之人,更是没有一个会安分守己,有时候是主动为之,有时是被动为之,总之,都要为之。
耶律乙辛不需要如何猜测,也笃定甘奇必然要为之。
也就是说,这大宋,在不远的将来,必然有一场乱事!君臣之乱,篡夺之乱。
也许,这才是契丹一族,大辽之国,唯一的一线生机!
甘奇答着耶律乙辛的话语“内迁契丹,自然是要给一条生路的,我大宋也不愿内迁几百万人,却处处揭竿而起,这一点耶律相公不必担忧。”
耶律乙辛脑中正有风暴,几乎都没有听清楚甘奇的话语,只听到甘奇话语中“揭竿而起”四个字,便已是浑身一震。
因为他想的就是揭竿而起,一旦大宋内乱,几百万契丹人揭竿而起,在宋人的土地上建立契丹之国,不管这事有多难,但是历史上成功的人有很多,就证明这事情定然有办法能做成!
在宋土建国,直接把契丹国建立在繁华的中原,这事情的诱惑力大到无法想象。
陡然间,摆在耶律乙辛面前的选择有了变化,已然不是什么投降与不投降的事情了。
而是变成了此时是死战而死伤无数任人宰割,还是保存能战之兵,保存实力,到时候趁着大宋内乱大旗一举,烽烟四起。
人,就是不能看到希望,一旦看到希望,总是会升起无数的憧憬。
耶律乙辛终于下定决心了,点头答道“甘相公,我契丹
愿意内附迁徙,只求再无刀兵之祸。”
甘奇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