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汝南郡王的诗会(1/2)
周侗在满城的叫骂声中,也暂时躲起来了。
始作俑者甘奇,每天看着来来往往的叫骂之人,却喜笑颜开。
相扑场的收尾工程还在继续,不过那高大雄伟的相扑场,却已传遍了汴梁城。
相扑场的雄伟,如一座高大的小城池一般,若是把几个出口堵住,当真可以作为城池来用。
如此的场地,让“天下第一武道会”更加名副其实。本来只是甘奇临时想的一个噱头,而今有了这么一座巨大的相扑场,似乎那些汴梁豪杰们,真觉得这里就是争夺天下第一的地方了。
这倒是甘奇头前没有预料到的。水军依旧在行动,传言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因为打败了谁人,如今更加嚣张起来,天怒人怨。
如今这大哥彩坊,不仅有人来寻周侗比斗,还有更多的人来问能不能把举办天下第一武道会的时间提前,许多人已经摩拳擦掌等不及了。
甘奇倒是想把时间提前,奈何工程进度不允许。
在大哥彩坊的甘奇,忽然听得家中有人来报,苏轼来了。
甘奇连忙从码头而回,苏轼已经在甘奇家书房里坐了许久,正在翻看甘奇家的书籍。
见得甘奇进门,苏轼也不寒暄,直接开口说道“甘兄,你家中藏书当真不少,许多杂本,我是见都没见过。”
甘奇闻言也不在意,只道“苏兄若是看中了哪本,带回去看就是。”
甘奇家的藏书,才是这个家庭最大的财产,远比那两百亩地值钱,也比甘奇住的这座宅子值钱。这个时代的书,都是人工抄写,费时费力,上好的笔墨纸张也值不少钱,一本书的价格可想而知。
家中藏书,一半是甘奇的父亲省吃俭用买的,还有一半就是甘奇的父亲几十年来亲自抄写的。官学处,学究老师家里,同窗好友家中,到处都是甘奇父亲抄书的身影。这也还是甘奇的父亲中过举人,有这么个身份,否则一般读书人,想要借本书也是千难万难的事情。
十几个书架,上万本书籍,几十年的心血。就算拿出去卖,也能卖出一笔巨资。
苏轼倒也不客气,答道“甘兄,那就多谢了。”
甘奇自然不是那小气之人,也不在意这些,看着苏轼在书架上慢慢挑选。看着苏轼认真挑选书籍的模样,甘奇打自内心有一种敬佩感,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有一种求知若渴的信仰,这种信仰是甘奇稍微欠缺的。
苏轼挑着挑着,忽然想起了什么,开口说道“甘兄,明日就是中秋了,所以我今日特地出城来寻你。欧阳学士要举办中秋诗会,汴梁士子都会到,正是我辈起名头出彩的时候,不可不去啊。”
甘奇闻言皱了皱眉,如今的甘奇对于欧阳修的观感实在不好,但是如今这个大宋,文人的事情,没有一件离得开欧阳修的。
书架之后的苏轼见得甘奇没有立马答话,又道“甘兄,这么好的机会,可不能不把握住,一朝闻名天下知。你可知道曾巩?他便是因为一朝成名,得了欧阳学士赏识,更拜了欧阳学士为师,今年会试,曾巩必然得中。所以这名头,不可不夺。”
年纪轻轻的苏轼,当真是心高气傲。
曾巩这个名字,甘奇是听说过的,这人也是唐宋都是互通的。”
“汝南郡王?为何诗会要在一个郡王府上举行?”甘奇问道。
“汝南郡王府邸雅致,再加上汝南郡王他最爱此道,平常里还会监督宗室子弟进学勤勉,在宗室之中威望甚高。所以诗会在他府中,再合适不过了。”苏轼答道。
甘奇猛然间像是又想起了什么,问道“当今官家可是无子?”
苏轼笑了笑道“甘兄明白了吧?”
甘奇点点头“这般倒是明白了。”
甘奇明白了什么?明白了当朝皇帝赵祯无子之事,赵祯生了三个儿子,皆早夭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