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很有逻辑(3/3)
前明也没有正式的商税,都是乱七八糟的。
“咱们大乾有一千五百个县,每县开一家堵馆和春院,每年各上交五千两,就是一千五百万,你们想想呢?”阮文龙道,其他商铺的税就不说了。
“今年上半年,到六月为止,咱们的商税已经超过三千万了,全年肯定要超过去年。”
群臣哗然,还有这样收税的?
实际上当然不止这些,像京城的堵馆和江南等人口众多的富地,年交税都是十万两起步,而且不止一家,有的连镇上都有,这都是收税的来源和大头。
“财政部和户部要规划好,看看钱够不够用,毕竟咱们也要考虑到各大臣和文武百官的年终奖。”丁毅这时道:“只要不影响到大臣们的俸禄,有多余的钱,就可以这么办。”
他现在国库十几亿真金白银,大明的白银都快被他收刮了,还故意说的这么好听。
大臣们当然无所谓,只要朝廷有钱发工资,有粮给他们吃,花钱就花钱呗。
反正皇帝有钱的。
谁都知道丁毅别说收刮百姓和民间了,前期到处抢掠就抢了两个亿,足够他花好久。
丁毅看到还有很多人有疑虑,继续道:“兴建学校,包吃包住,朝廷表面上花了大量的钱,其实带动了整个帝国的运转和百姓的生活。”
众人一脸疑惑。
“盖房子要用工人吗?要工匠吗?要木头石头吗?要泥沙吗?”
“学校包吃住,要买各种菜和肉吗?需要鸡和蛋吗?”
“多少行业和多少百姓会参与到其中,无数货物在市面上流动。”
“朝廷花了钱,百姓赚到钱,赚到钱后,就要多交税,又有一部钱回到朝廷手中。”
“这些钱只是在市场上流转了一下,带动朝廷各行各业的发展和进步,带动百姓的致富,社会得到安稳,大乾得到税收,诸臣得到奖金。”
“最终受益的,除了天下的百姓,也还是朝廷和诸臣。”
不得不说,丁毅还是一如既往的善于蛊惑人心。
他这么一说,现场很多官员居然还信了。
因为听起来很有逻辑,也很有道理。
“皇上圣明,微臣五体投地。”向来喜欢顶撞丁毅的马士英,这下也弯腰垂手,表示了尊重。
无论他有多奸臣,多想顶撞丁毅,但丁毅免费为天下学生,绝对值得他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