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翻拍真没想超过原作啊 > 244 怪兽片解构

244 怪兽片解构(4/5)

目录

为核心母题的,人类戏份的存在实在令人头大,它引起本文的第三个章节:

如何平衡人物关系?

关于人类喧宾夺主的问题,其实这跟第二点差不多,完全可以归纳到上一章节一笔带过。但是由于这一点实在是被诟病太久了,我还是单独拎出来说吧。

要我说啊,在平衡人物关系上还得是《神奇宝贝》做得好。

甭管它的名字叫《神奇宝贝》还是《宠物小精灵》还是《精灵宝可梦》还是《口袋妖怪》,都是以各种神奇的动物为宣传卖点,且每一集都会围绕着这只神奇宝贝为中心,展开一段或喜或悲的故事。

那么人物在剧中无用了吗?不会呀,相当有用。

训练家和神奇宝贝就像铲屎官和宠物一样,光是围绕着主宠之间的什么羁绊啊友谊啊矛盾啊就可以写出好几百集故事。

当然,你可能对这些家长里短的不感兴趣,但一定会对下面这些感兴趣:收服、进化、挑道馆、联盟赛,这些可都是《神奇宝贝》当中深受关注的重头戏。

试想一下,要是没有人类,那么神奇宝贝就是一群野怪,谁来收服?没人收服的话,首先玩家对战没了,然后道馆没了,最后联盟赛也没了。

那我们看啥呢?

因此训练家与神奇宝贝的关系就像底盘和车身的关系。

我们说一辆车好看,夸的是外壳吧?

谁会趴在地上仰着头说“您的底盘真漂亮”?

神奇宝贝就是这层外壳,它得在最显眼的位置吸引观众;

而人类则是底盘,负责架起整个故事结构。

像什么道馆啊联盟赛啊,这些都是人类的社会活动,没有人类的存在那就没有神奇宝贝发挥的舞台。

但到了主角不是人的电影里,常常出现海报上一大堆妖魔鬼怪,正片里全是人在跳大神的局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岗位没分清。

像前面的《神奇宝贝》的例子中,人类的存在非但不会造成喧宾夺主,反而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为什么呢?

因为人类是底盘,神奇宝贝是车身啊。

人类和神奇宝贝各司其职,互不干扰,前者从事对作品构架至关重要但存在感又不高的工作,后者处在对作品构架没那么大作用但存在感爆棚光凭一张脸就能吸引客人的岗位。

他们之间在各自岗位发挥各自价值的同时,丝毫不会干扰到对方的价值。

而电影就老是人和怪物在抢戏。

比如《变形金刚》,变形金刚能做的事情人能做,人类能做的事情变形金刚也能做,相似度太高导致分工不明,岗位混淆,以至于常常出现人类拿着武器冲锋陷阵,变形金刚却趴在地上装狗卖萌的情景。

不过怪兽电影倒还好些,占了一点题材的便宜。

这类题材都是讲人类对抗怪兽,以及人类利用怪兽对付怪兽的故事,这点和《变形金刚》倒是区别不大。

但区别在于变形金刚有智慧又有社会,怪兽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它们和人类的相似度较低,也就更能产生差距感,使得角色在剧本里的岗位也和人类不同。

它们的行动往往是在人类的行动制约下再做出的相应行为。

怪兽电影中,彼得杰克逊版《金刚》算是在平衡人物关系上做得较好的一部。

人类的行为和金刚的行为,人类的情感与金刚的情感,彼此之间相辅相成,无论人类还是金刚都成为电影里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怪兽宇宙中,《金刚:骷髅岛》处理人物关系也还可以,而《哥斯拉大战金刚》基本上就是把人能省就省了,除了哑巴少女外,没一个角色有存在感。

刘导的怪兽电影呢?

我私以为,人与怪兽的关系处理得一直很好。

而且看得出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在阴司当差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食气者,神明而寿 修法至尊 斗兽山海 我能召唤历史喵 这才不是重装机兵 末日模拟:这竟然不是游戏 恣意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竹外梅横一两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