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地域歧视(2/2)
均使用“敌国礼”。注意,这里的“敌”不是仇敌的敌,而是匹敌的敌,意为平等之意。
4,麦秀两岐
贞明二年(916),后梁派封舜卿出访前蜀。
封舜卿的父亲是翰林学士、尚书右仆射封敖,文采出众,颇受李德裕的赏识,《全唐诗》存其诗2首,《全唐文》存其文章26篇。对于这位封舜卿,有的史籍说他文采出众,有的则说他胸无点墨,在后梁做翰林学士时,常由他人代笔。
然而无论他的文采如何,诸多史料在一个问题上取得高度共识:此人性格轻薄,狂妄自大。在“有才”和“无才”上有分歧,却在“无德”上达成一致。
当时凤翔李茂贞与后梁出于战争状态,使团只能绕远路,从汉江溯流而上,经全州至汉州,再辗转到成都。
封舜卿轻佻傲慢,向来蔑视蜀地,故意摆出一副高傲的姿态(素轻其山川,多所傲睨),憋着坏地让沿途蜀地官员下不来台。
到了全州,全州镇帅将其奉为贵宾,大摆宴席,以最高规格接待封舜卿。席间,伶官要演奏音乐以助酒兴。封舜卿端着酒杯,点了首《麦秀两岐》的曲子。
全州伶官汗流浃背,说自己从未听说过这支曲子,恳请以其他拿手的曲目代替之。
封舜卿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连连摆手,“不行不行,别的不听,就听《麦秀两岐》。”随后便对蜀地冷嘲热讽。
全州大帅颜面无存,羞愤不已,只能拿自己的伶官泄愤,“惭怒,杖其乐将”。
封舜卿得意洋洋,出离全州,赶奔下一站——汉州。
汉州伶官已经听说了全州同事们的悲惨遭遇,胆战心惊地奉命参与宴会。果不其然,封舜卿又点《麦秀两岐》,结果“三呼不能应”,汉州伶官同样不会演奏。
封舜卿腆胸迭肚、撇唇咧嘴,“我就说嘛,你们这帮山野村夫,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岂能听闻我天朝盛乐?”蔑视之色溢于言表。
这时候,一位名叫王新的伶官拱手施礼,道:“大人您原谅我们孤陋寡闻,可否赐教,让我等聆听一遍,学习学习?”
“哼,竖起耳朵给我听好喽。”封舜卿停下杯盏,一展歌喉。
还没等他唱完,王新就把《麦秀两岐》的乐谱写了下来,然后交给乐队,乐队居然就完整地、毫无瑕疵地演奏了出来。技艺之精湛,令封舜卿瞠目结舌。
王新说道:“大人,这是大梁新编写的曲子,所以我们蜀地才不曾有,不过——现在有了。”
封舜卿装逼失败,郁郁寡欢,低头喝闷酒。与此同时,汉州伶官已经把乐谱飞递成都,并把全州、汉州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诉成都方面,务必做好准备,大梁特使封舜卿来者不善。
等封舜卿抵达成都之后,就轮到他丢人现眼了:
宴席尚未开始,殿上就演奏起了《麦秀两岐》,大厅中央摆放着割麦子的农具若干,有几十名穷苦百姓本色出演,他们骨瘦如柴,衣着褴褛,携男抱女,提着箩筐做捡拾麦子状,随着音乐的起伏而纵声歌唱,歌词大意是诉说生活之艰辛、百姓之贫苦,曲调悲凉凄惨,令人闻之而感伤落泪。
“大人,您不是好这口嘛,请——”
再看封舜卿,面如土灰,自始至终,不发一言。宴会结束后,封舜卿“惭恨而返”,灰溜溜地原路返回,而当路过汉州、全州时,绝口不提“两岐”。封舜卿,讳两岐。
蜀人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封舜卿归途之上,“蜀人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