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504国内的月亮比国外圆(2/6)
让越来越多的优秀电影人从这里走出去!
“嘶……”
“我给你说一个数字吧。1993,46,45,24……唔……大概是7000,以及1600……你知道这些数字背后的含义么?”
“……”
“我刚才想了下,关于您之前说的新鲜血液的问题……”
所谓的电影文化、电影氛围的培养,想要靠一个只持续一两天的电影节,那确实有些为难人了。
“可我看您现在倒是很淡然……”
“不和国际接轨?”
仿佛看到了那百花齐放的时代。
换句话来讲,你国外认可不认可有啥用,票房还是我们自己人在这撑着。
“咚咚咚。”
“和那种还不太一样,我的意思是……咱们弄个跟戛纳那种的电影节,您觉得咋样?”
说到这,田双河顿了顿,忽然乐了:
“哈哈,当时我还挺愤愤不平的,甚至也有过一段时间,认为是咱们的审核制度把咱们国家的电影扼杀了。可现在我其实倒是转变了心思……你想想看,小许,就算一部毛片能在戛纳上放映,那它的本质……不也是毛片么?”
看着一群影迷在没有好莱坞明星的情况下,自发的聊着XX电影或者XX演员演技怎么怎么进步之类的话……
许鑫的眉头微微皱起。
话音落。
大唐不夜城落成竣工,陕西旅游资源重点开发……这电影节可是正儿八经锦上添花的东西。
“嗯。”
“要是志愿者呢?”
我们看不到那些异种价值观给整个社会层面带来的危害性。
并且,还不会给相关部门增添什么负担,因为这些都是圈内人的工作。
好,就算你有稳定的工作团队……别说七千了,就按照五千人来算吧。小许,从工作人员,到审核、接待等等一系列的各个部门,整个电影节就像是一个精确运转的机器。
“哈哈,谁还没个冲动的时候嘛。”
“嗯。”
许鑫尬笑了一声,接着就听田双河叹了口气:
“唉……所以说,能搞。确实能搞……甚至,你的来意我明白。现在也确实是个好时候,咱们省要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只要电影节得到省里支持,那么人力与场地场馆这些,其实都好协调。
虽然可能现在说起来有点崇洋媚外的意思。
然后就听许鑫说道:
而背靠国营厂,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其不受资本冲击。
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我家这片三秦热土。
而我们最需要做的,也不是帮助你们达到怎样一种高度,而是帮你置办好你身后看不到的事情。”
但在当时那个年代,外国的一切,在天朝这边绝大多数人心里都等同于“先进”、“高端”。
《秘密》当初入围戛纳的时候,杨蜜、轮子他们去戛纳的时候是提前两三天去的。
可是……这个节骨眼正是好的时候。
见他能猜出来的基本全对后,田双河也就不卖官司了:
“不错,1993年,46届戛纳电影节,当时我就在现场。我亲眼见证了7000人的工作人员,维持住了接近4万人的戛纳一整个活动周期。而1600,是当时戛纳接待的这45部参与展映、点映的片子的剧组成员总数。最后入围了24部电影,咱们厂连剧组带人员一共去了37人……”
他想了想,微微点头:
“确实,就艺术性而言,审核制度,尤其是咱们这种各种电影节必须先要提交审核,拿到龙标后才能送展的方式,在西方人那边看来,是对艺术性的绝对抹杀。”
我们这一代导演可没第五代那么重的艺术包袱。说起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