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讲】(2/7)
自性的时候,那么这一切贪爱的烦恼自然消失掉。这是『观音法门』产生的第一个内心的功德。
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瞋恚。
这一部份也是分为自行跟化他。自行也是分成体跟用。「纯音无尘,根境圆融」当我们内心脱离了根尘的执取,安住在闻音的妙性的时候,六根对六尘就没有能所的障碍,就圆融无碍没有能所的障碍。这样的能所双亡,离诸对待的理性,有什么作用呢?「无对所对」这时我们的六根生起了别的时候,已经没有能对跟所对,能对的六根所对的六尘惟是一心。从这样的自利功德有什么作用呢?「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瞋恚。」“瞋恚”主要的根源是一种人我的对立,我相、人相的对立。当我们一个世界上很强调个人主义的时候,那我们的瞋心就开始活动了。你看我们小时候,整个社会是很强调团体主义,个人的意识比较没那么的强烈,那个时候的瞋心比较薄弱。瞋恚是以对立来当它的根源。
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
这一部份自行功德的体是「销尘旋明」,我们透过耳根圆通的事修跟理观,来消除我们所缘的妄尘,恢复我们本性智慧的光明。这样的光明的理性,有什么作用呢?能够使令我们众生的法界(外在的依报)身心(内在的正报),依正二报就像琉璃珠宝一样,能够内外明彻,了了分明而无所障碍。(利他)因为这样的光明智慧,使令一切昏迷暗钝的这种性障,没有善心、内心邪知邪见、拨无因果、很难生起善心的阿颠迦,能够远离心中的愚痴跟暗钝。因为修『观音法门』,你内心有光明,有光明当然就不会有黑暗。
这一段的息灭贪瞋痴,蕅益大师的意思叫「自行功成,化他有本」。为什么今天我们一个人去忆念观世音菩萨,你的贪瞋痴会淡薄?因为观世音菩萨在因地的时候,他在这一部份有这一部份的功德,所以你跟他的功德一接触的时候,他会对你一种启发的作用。比方说:我们今天忆念关公,你一想到关公的时候,你就会产生一种忠义参天功德出现;比方说我们忆念张飞,我们就产生勇猛坚定的功德;比方我们今天去忆念忏公师父,我们内心当中就会产生一种智慧善巧的功德;我们去忆念海公长老,我们就产生慈悲厚道的功德。一个菩萨他在因地有这样功德,使令众生跟他接触的时候,对这众生来说会有启发的作用。这个就是说,你在自行功成的时候,你化他就有这个根本。
我们过去曾经问忏公师父一个问题:我们要怎么样才够广结善缘?忏公师父回答得很妙,忏公师父说:要广结善缘,在佛堂里面好好的拜佛、念佛就是广结善缘。当然我们那个时候听不是很懂,但是慢慢慢慢的,哦!因为你内心好好的用功,念佛忆佛,你开显你自性的功德,「自行功成,化他有本」,你未来的利他就是在这个时候做积集资粮的准备。他的意思就是说:广结善缘不是向外追求,你内在的烦恼淡薄了,你很自然的发起广大的愿望,你就能够跟众生结缘了。所以我们看菩萨利益众生,你看他前面的半段一定是他自修的功德,所以才有后面的结果。
这一段经文的解读。蕅益大师告诉我们怎么解读呢?自行功成,所以化他有本。菩萨所有对众生的加持力,就是因地的时候他有这份功德,所以对众生产生一种连带的启发的作用。
寅四、别明二求无畏。
这个也是十四无所畏的两种的无所畏。
“二求”是指众生要祈求男子或者祈求女子,对生命当中有这种祈求。你忆念观世音菩萨,菩萨能够满你的愿,使令你在这二部分能够无所畏惧。
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