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优化:激励方式的完美适配(1/2)
吴教育专员将报告递给潘海军,欲言又止。
潘海军接过报告,一目十行地扫视着,原本轻松的神情逐渐凝重。
报告上白纸黑字,清晰地指出潘海军推行的积分奖励制度与现行教育体系不兼容,存在操作难度大、考核标准模糊等问题。
潘海军眉头紧锁,手指一下一下地敲击着桌面,一下,又一下,敲击声在寂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清晰,一下一下地敲击在众人心头。
“潘老师,你看……”吴教育专员小心翼翼地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潘海军抬起头,目光如炬,“我知道了。”短短四个字,却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压得人喘不过气。
潘海军坐在办公桌前,灯光将他的身影拉得老长,他整个人仿佛一座巍峨的山峰,屹立不倒,散发着坚定的气息。
周围的人屏住呼吸,不敢发出一点声响,生怕惊扰了他。
第二天,教育部门的专家们齐聚一堂,就潘海军提出的激励方式进行讨论。
会议室里,气氛剑拔弩张,专家们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这种方式根本不符合我们的实际情况!”一位专家拍案而起,语气激动。
“我认为这种方式很有创新性,值得推广!”另一位专家针锋相对,毫不示弱。
潘海军坐在会议桌的首位,揉着眉心,努力协调着各方观点。
他双眼布满血丝,脸色略显疲惫,但眼神依旧坚定,闪烁着不放弃的光芒。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天,依旧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透过窗户洒进会议室,映照在潘海军疲惫的脸上,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各位……”
教室里,空气沉闷得像凝固的羊奶。
孩子们的小脸不再像之前那样洋溢着对积分的渴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迷茫和失落。
原本积极举手发言的景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寂,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声,更显得教室内气氛压抑。
阿不力孜校长来回踱步,浓重的叹息声在寂静的教室里回荡,像一记记重锤敲击在热依扎的心上。
她能感受到孩子们情绪的低落,像一团阴云笼罩着她,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她紧紧地攥着手中的粉笔,指关节泛白,手心渗出细密的汗珠。
粉笔的粗糙感摩擦着她的皮肤,却无法缓解她内心的焦虑。
这时,会议室里依旧争论不休。
潘海军揉着太阳穴,感觉一阵阵胀痛。
就在这时,李秀梅推门而入,一股淡淡的药香随之飘散开来,仿佛给这紧张的氛围注入了一丝清凉。
她径直走到潘海军身旁,附在他耳边轻声说了几句。
潘海军原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各位,”他提高了音量,会议室顿时安静下来,“我夫人李医生,她有一些不同的想法。”
李秀梅走到会议桌前,环视一周,目光坚定而自信。
“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只关注外在的激励,更要关注学生内在的动力。新疆的孩子们,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我们应该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设计更符合他们心理的激励方式。”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比如,我们可以结合当地传统文化,开展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将学习融入到这些活动中,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她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每一个眼神都充满了力量,与在座专家们僵化的思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专家们原本质疑的眼神渐渐变得专注,他们开始认真倾听,眼神中带着疑惑和期待。
李秀梅从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